石化企业应参与成套装备本地化
目前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很多装备都是从国外进口,对使用国产装备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。尽管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发,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设计、制造石化关键装备的能力,但在各个领域“没有人想用”、“没有人敢用”国产的第一套装备,使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业面临难以跨过“首台首套”门槛的尴尬局面。
由于石化装备往往需要依托重点工程,需要大量投资,往往因为责任不明确而使业主不敢轻易使用国产设备。“用了国内的,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?”用户难以承受失败的风险,已成为目前我国石化成套技术装备本地化的一个主要障碍。
应该看到,不能实现成套技术装备本地化,我国的石化企业就改变不了受制于人的局面。装备是石化企业生产的命脉,老是掌握在人家手里,我们的石化工业怎么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,赶超世界先进水平?企业都说要敢于创新,创新应该包括敢于使用国产装备,尤其是第一套国产装备。我们不妨就做一下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勇敢地承担起率先使用本地化装备的重任。
当然,在这个问题上也要讲科学,石化装备要受到高温高压、易燃易爆物质的考验,在设计、制造、使用等过程中都要制定并实施慎密的方案,包括落实各方面的责任,而不是一旦失败,责任全由用户承担。
同时,要实现《规划》提出的目标,推动石化成套技术装备本地化,就需要石化企业加速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。装备是为工艺技术服务的,工艺技术研发缓慢,必定导致装备研发滞后。目前,我国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大都来自国外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很少,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缺乏二次开发能力,而国外的工艺技术发展之快,我们追赶不及。正因为如此,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业始终处于被动局面。
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与石化工艺设计属于两个独立的系统,长期以来相互脱节。要实现石化产业成套技术装备本地化,必须把这两个系统融合起来,相互促进,共同发展。
来源:中国化肥网